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专栏
“聚”起新动能 “链”接新未来 呼和浩特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数据和林格尔新区项目一期建成投产;远景智能制造产业园、华耀光电12GW单晶硅片、鑫环10万吨颗粒硅建成投产,阿特斯光伏产业园一期、双杰电气电力装备制造、赣锋锂电、国佳纳米负极材料一期、福明智能制造一期开工建设;久泰乙二醇、旭阳焦化等项目达产达效…

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让工业成为呼和浩特强市之本,呼和浩特市逐步发展成为一座资源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基础条件完善、投资环境优越的城市,推动工业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全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聚焦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两个基地任务,我市培育了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现代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等六个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23年,六大产业集群共完成产值2430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90%。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户,总数达到322户。六大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288个,完成投资563亿元。引进培育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元宇宙、未来网络、类脑计算、生物育种等未来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后劲。

我市深入实施强工业战略,把“六大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作为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产业集群为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协同发展效应持续增强,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构建。

推动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绿色崛起”围绕“育好种、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建好链”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依托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两大千亿级“产城融合”项目,带动实施乳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发展。液态奶、酸奶等主导产品领跑全国市场,伊利、蒙牛液奶市场占有率之和高达52.9%。形成涵盖牧场、牧草种植、饲料原料、包装、食品添加剂、乳制品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环节的全产业链。集聚上下游企业1578家,拥有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内的国家级创新载体44家,省级创新载体169家。2023年,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470亿元,重点推进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明品福冷链物流、蒙牛8期等94个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投入使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两个千亿级园区已经全面启动,建成投用了伊利液奶、奶粉、奶酪等全球5G智能标杆基地一期项目和蒙牛4.0超级工厂大低温板块项目。乳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2560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奶业大会,荣获“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中国奶业育种之都”,获批国家奶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聚焦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火力全开”。依托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围绕算力、人工智能、半导体”三条产业链,加快延链补链,进行精准招商,做大产业生态。启动实施“算力倍增计划”,布局新兴数字技术产业。建成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与国内18个主要城市实现了直连,形成了内通全国、外联俄蒙欧的通道网络体系。全市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22万架,服务器装机能力150万台,总算力达2136P,其中通用算力达到1263P、智算达到676P、超算达到197P。拥有市场主体23100家,规上企业240家。2023年,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重点推进移动、电信扩建,中行、农行、农信社科技数据中心,并行科技、中科超算、同方智能制造等50个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移动、电信、联通5G基站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数据和林格尔新区项目一期、超聚变服务器北方生产基地、内蒙古碳计量平台建成投产华为北方最大的算力枢纽项目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成功落户,成功举办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入围“中国算力二十强市”榜单、居第15位。

围绕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攀高逐新”我市电子级单晶硅产能全国占比已达26.5%,光伏级单晶硅全球占比23%、半导体单晶硅全国占比30%。我市正在加快推进中环产业城、华耀光电等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和布局硅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项目,从单纯原料端向切片、磨片、抛光、清洗等下游环节延伸形成了光伏材料半导体材料双轮驱动和中环产业城、华耀产业园“双区互动”的发展格局。建成世界领先的光伏和半导体单晶硅生产基地,打破世界单晶8英寸硅片技术壁垒,电子级单晶硅产能全国占比已达26.5%,居全国城市首位,集聚上下游企业230家,拥有国家和自治区、市级研发平台88个。2023年,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完成产值550亿元,重点推进国佳纳米新材料产业园二期、正泰新能源智能制造、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鑫环10万吨颗粒硅、江苏福明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等65个项目,完成投资185亿元。华耀12GW单晶硅片、鑫环年产10万吨颗粒硅、东方电气、圣钒四期、中锂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

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拔节生长”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的金宇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金宇保灵、必威安泰、华希生物的口蹄疫疫苗产能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已建成生物发酵容积9.4万立方米,生物多糖产能4万吨,位居自治区之首。金达威、神舟生物的辅酶Q10全球市场占有率为60%,高效金霉素产能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0%,口蹄疫疫苗、饲料用酶制剂、氨苄西林、黄原胶等产品持续保持全球产量第一金宇生物、拜克生物、中牧生物、开盛生物等生物原料药企的主要产品在全国均占据重要份额。金宇保灵牵头建设的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自治区首家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疫苗研发、临床试验、工业化生产的研发体系正在构建,实现一、二、三产全产业链闭环经济集聚上下游企业60余家,各类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机构79个、各类药品注册批件484个。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75亿元,重点推进博晖创新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双奇新建生物智能制造5.0产业园、大唐药业健康科技产业园区等35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金宇共立宠物疫苗、华域干细胞原辅料项目建成投产。出台了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10条。

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风光无限”牢牢把握“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两大主线,完善清洁能源产业链条,打造北方地区能源总部基地。目前,我市拥有世界最大单体电厂装机672万千瓦火电厂大唐托电,风电、光伏装机共416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达到120万千瓦。重点实施阿特斯、正泰、双杰、高登赛等一批产业项目,构建“火、风、光、水、储、造”全产业链格局。正在形成“武川—金山—永圣域—赛罕—旗下营—武川”的500千伏的“环首府”电网体系“高速公路”。随着双杰电气等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金山热电三期、托清开发区绿色供电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及和林格尔新区、中环产业城园区等绿电替代项目前期稳步推进,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发展壮大。集聚上下游企业170家,拥有国家和自治区、市级研发平台28个。2023年,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完成产值750亿元,重点推进大唐国际百万千瓦级新能源打捆外送、中电储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中环产业城绿色供电新能源发电等47个项目,完成投资160亿元。在全区率先推进能源资源总部基地和绿电消纳利用示范区建设,率先实现绿证交易零的突破,牵头成立“1+2+N”新能源产业链生态联盟。

加速现代化工产业“裂变升级”依托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500万吨炼油、久泰100万吨乙二醇、旭阳中燃300万吨焦化制氢等项目,推动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等5条产业链耦合发展,“能化一体”加速转型,形成“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产业共生”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围绕石化产业城、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化工循环产业园“一城两园”,按照“调结构、促转型、补链条、聚集群、育新品”的思路,主推存量化工向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和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工业产值成倍增加、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能耗强度显著下降,打造成为全区“油化一体”产业先行地、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地、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地。集聚上下游企业40家,拥有国家和自治区、市级研发平台7个。2023年,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400亿元。重点推动久泰新材料100万吨乙二醇项目、旭阳中燃年产36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中石油年产5万吨丙烷脱氢项目、兴泰新型精细化学品延链补链一体化项目等17个项目,完成投资33亿元。旭阳中燃年产36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旭阳精细化工全产业链及研发运营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海南万海车用醇烃燃料、轻烃燃料、生物柴油、燃料油项目已经落地。

2024年,我市将持之以恒做大做强工业支柱,继续扩大“六大产业集群”优势,聚焦优势产业“强链”,针对薄弱环节“补链”,依托龙头企业“延链”,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